(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天镇:渔业里的绿色致富经

侠名

中新网大同5月27日电 题:山西天镇:渔业里的绿色致富经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天镇:渔业里的绿色致富经
(图侵删)

  作者 吴琼 杨静

  依托丰富的地热水资源优势,引进先进水产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推进“地热+”生态渔业养殖模式,实现渔业生产绿色化、智能化和高效化。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推进生态渔业,探索绿色致富经。

  “我在这工作两年多了,负责养鱼等各类工作。”对于来自山西大同的张成江而言,在渔业公司务工,不仅收入稳定,还能学习新知识。“现在妻子也在这工作,两个人每月能收入一万元左右。”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推进生态渔业,探索绿色致富经。吴琼 摄

  近年来,天镇县重视渔业产业发展,制定全县渔业发展规划,科学规划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招商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实行专班服务,企业水产养殖积极性高涨。

  目前,全县注册渔业企业(合作社)26家,今年新增10家,运营13家。同时,完成投资3142万元的绿源公司工厂化循环水养鱼和鱼菜共生项目,不仅提高渔业产值,还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新路径,成为山西设施渔业新模式新亮点。

  “我们深耕大同渔业新赛道,在设施渔业上发力,实现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相统一。”作为该县生态渔业项目发展重点企业,天镇绿源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希忠介绍,天镇县光照时间长、地热水资源丰富、土地可利用空间大,结合当地资源禀赋,集成创新养殖模式,适合发展设施渔业。

  走进鱼菜共生养殖棚,大棚内设有鱼池和蔬菜种植槽。鱼池中的水通过循环系统流入种植槽,为蔬菜提供养分,净化后的水再流回鱼池,形成闭环。同时,鱼的排泄物和饵料残渣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为植物可直接吸收的营养成分,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循环农业模式。

  在带动就业和乡村振兴方面,目前,该公司工人以当地村民为主,村民负责喂鱼、养鱼、工程建设等工作,一天能挣200元左右。高希忠说,同时,依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等单位,提升技术水平,优化水产养殖方式。

  天镇县官方介绍,当前,该县设施渔业已投资5300多万元,6家现代设施渔业主体预计年产罗非鱼85万千克、鲈鱼50万千克,年产值3800万元,占全市渔业一产产值的1/3,产品销往京津冀等地,成为设施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下一步,天镇县将继续加大生态渔业发展力度,推动渔业与农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

【编辑:曹子健】

上海浦东加快构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

严禁将基因编辑后的胚胎用于生育 科技部发布指引→

湖南省苏仙区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湖南省南县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陕西省靖边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3

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打造最具京味的公共文化空间

吉林延边州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燕铭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执飞“沪渝快线”,东航C919商业首航重庆

市场监管总局针对集贸市场“缺斤短两”出台办法集市主办者包庇经营者将受重罚

乒乓球——全国锦标赛:许昕晋级十六强

严禁将基因编辑后的胚胎用于生育 科技部发布指引→

以色列无人机袭击黎巴嫩南部车辆 致多人受伤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天镇:渔业里的绿色致富经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壮观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