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菌”在日本蔓延,感染后48小时即可致命

❤

近日,一种由罕见的“食人菌”引起的疾病在日本蔓延。截至6月7日,日本已累计报告近1000例,目前尚不清楚患者数量迅速增加的具体原因。

  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是一种由β溶血性链球菌外毒素引起的急性综合征。细菌从伤口进入后使感染部位坏死,进而患者出现多器官衰竭,感染后48小时即可致命,目前死亡率达10%~40%。由于该病致死率相对较高,且常伴有手脚坏死,其致病菌在日本被称为“食人菌”。

  2023年6月29日,人们在日本东京涩谷街头行走(图源:新华社)

  日本《读卖新闻》报道,东京都传染病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日本全国今年已累计报告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病例977例,约为去年同期的2.8倍。去年,日本累计报告该病感染病例941例,是自1999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最高值。今年仅不到半年时间,病例数就已超过去年全年。

  据悉,链球菌主要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虽然许多人感染后不会出现症状,但是病菌一旦侵入血液或肌肉等组织,可能引发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初期症状包括咽喉疼痛、发烧等,而后病情迅速发展为血压下降,在数十小时内就可能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休克。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医院教授介绍,“这一病株最初是在英国被发现的,现在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地都引发了剧毒型感染。”东京传染病对策中心专家则表示“最近的病例大多不是经由伤口感染,是通过飞沫传播,可能是从海外传来的毒性比原来高9倍的变异株‘M1UK’。虽然致死率高,但及早就医仍然能够得到治疗。”

  另据新华社今年5月的报道,由于“食人菌”感染症的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患者在日本持续增多。日本神户大学、名古屋市立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日前找到一种低分子化合物能抑制这种细菌感染,为进一步研发相关治疗药物提供可能。

  据神户大学日前发表的新闻公报,溶血性链球菌通过分泌一种DNA酶来破坏人体屏障系统进而感染人体。实验发现,一种被称为Mn007的低分子化合物在水中凝集起来时具有特异性抑制该DNA酶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人的血液中添加Mn007,可以抑制血液中溶血性链球菌的繁殖。

  研究人员认为,由于患者在感染“食人菌”后数天内疾病会迅速恶化,即使暂时性抑制细菌繁殖也会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作为DNA酶抑制剂,Mn007不仅有望用于治疗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也为研发新型酶抑制剂药物提供了方向。

  来源:极目新闻综合新华社、环球时报

海南省陵水县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是你解开了我心里的疙瘩啊”

蒙古国严寒与暴风雪天气已致超213.6万头牲畜死亡

2023年黑龙江粮食产量1557.64亿斤 连续14年位居中国第一

辅警调解纠纷过程中被女子夺取警棍,四川绵阳警方通报

“五一”旅行要注意什么?北京疾控发布健康提示

沙棘扎根处

壮观!超大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今天交付

瑞典一火车与拖拉机相撞 致15人受伤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7年来 我国江河湖泊面貌发生哪些变化?

江永传颂民族情 全国民族民间操舞运动会(湖南·江永站)开幕

杭州径山“喊山”唤醒春茶

“食人菌”在日本蔓延,感染后48小时即可致命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壮观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