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为残疾儿童提供普惠性专业康复治疗服务

❤

  海南日报记者 高懿

  “我不要跑步机,不要!”3月21日,在澄迈县妇幼保健院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感觉统合室内,原本活泼的课堂突然安静下来,由于3岁的团团(化名)很是抵触跑步运动,情绪有些失控,他开始捂住耳朵,躲在角落,一言不发,见状,康复治疗师蔡丰半蹲在地上,直视团团,耐心地等待着团团对他发出需求。

  15秒,30秒,60秒……清脆的童声突然响起:“老师,帮我荡秋千。”“那我们先跑步热身,好吗?”“好!击掌。”

  看着自己的孩子能和康复训练师之间“有商有量”地沟通,站在门外的妈妈冯女士,眼圈微红。

  “孤独症儿童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与外界交流存在明显障碍,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遥不可及。”该院副院长刘芳介绍。她看到这一幕,便轻声安慰冯女士:“孩子进步很大,通过使用面对面和等待技术等各种专业方法进行康复训练,他也在不断改变,都可以跟老师‘讨价还价’喽,虽然‘冲关’很累,但是我们仍要陪着孩子坚持下去。”

  听着刘芳的宽慰,冯女士回想起孩子一个月前第一次叫“妈妈”时的场景,脸上逐渐浮起笑容说:“是啊,我的孩子已经会叫妈妈,他会健康成长的。”

  这一声“妈妈”,冯女士等了三年。

  “当时在吃饭,他突然喊了一声‘妈妈,我要喝水’,我哽咽地说不出来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冯女士回忆说,考虑到团团对声音很敏感,在家时大家都很安静,但他突然间的这句“妈妈”却让所有人的动作瞬间停止,冯女士瞪着大眼睛,眼泪“唰”地一下流出来。

  这样的变化发生在团团到澄迈县妇幼保健院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的三个月后。

  团团两岁时,确诊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存在行为刻板、语言发育落后的问题。“治!一定要治!”冯女士斩钉截铁地跟家人说,她此前就了解过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方法以及康复后的社会化情况等,下定决心不能放弃孩子。

  起初来到海口寻求一些专业社会机构的康复治疗,但价格不菲的康复课程外加租房等日常开销,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逐渐开始“见底”。

  正当一家人一筹莫展时,2023年底,一次由澄迈县妇幼保健院组织开展的关于残疾儿童义诊活动给他们带去好消息:团团可以就近就医,到该院新设立的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

  该康复中心于2023年11月6日开始试运营,系全县唯一一家公立性质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让残疾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专业的康复治疗服务。

  团团成为澄迈县妇幼保健院设立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后的首批患者,每周接受五天训练,每天三小时,其余时间去幼儿园进行社会化训练。

  “由于团团接受康复治疗时间较早,目前恢复效果不错,进入幼儿园,能够正常随班就读。”蔡丰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治疗的第一个月,团团开始慢慢能听懂简单的指令,如就坐等,叫他的名字有了反应,目光对视时间有提高;第二个月,团团学会发单音和叠音、动词,开始往外蹦字,并有仿说行为;第三个月,团团开始说出8个字组成的短句,表意较为清晰,当拿出饼干会说“我想吃饼干”;接过来后会说“谢谢”,开始跟小朋友一起玩;进入第四个月,学会方位词和表示频率的字词,喜欢荡秋千……

  刘芳告诉记者,该院已累计接收41名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已有1名残疾儿童好转,并进入幼儿园学习生活。康复中心根据每个儿童的特殊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以确保他们得到最适合的治疗和支持。

  据悉,康复中心还在残疾儿童父母跟班学习的基础上,定期组织康复老师为家长开展集中培训,包括康复知识、技术、流程、方法,通过培训家长以保证患儿康复效果,努力打造全方位的“医—康—教”一体化综合康复服务模式。(海南日报金江3月21日电)

斥欧盟太虚伪!欧尔班与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激烈交锋”

“开学第一课”感受科学魅力

日本研究人员在20亿年前岩石中发现活微生物

贵州启动三级地震应急响应 暂未接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_3

女子找到新“工作” 充值两万多抢单却掉进诈骗陷阱

贝好家C2M模式助力 长安华曦府2.5小时劲销16亿实现“日光”

安徽省石台县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美联航一飞机起飞时引擎起火 乘客均正常下机

昌平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直播行业检查

以色列要求哈马斯提交下批拟释放人员名单 若未满足要求将“重启战斗”

北青快评|让建设“宁静小区”美好愿景尽快照进现实

澄迈为残疾儿童提供普惠性专业康复治疗服务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壮观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