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发现窃蛋龙类恐龙新属种

小编

一件采集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早白垩世恐龙标本被认定为窃蛋龙类恐龙新类群——百年鸳鸯龙。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了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上。

  百年鸳鸯龙化石标本。新华社记者哈丽娜 摄

  这一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团队和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合作完成。

  2021年夏天,研究人员在阿拉善左旗毛儿图—大水沟野外科学考察活动中发现了百年鸳鸯龙化石。化石标本包含2个埋藏在一起的个体,其中正型标本包括部分椎骨、肋骨,部分肩带、前肢,较完整的腰带及部分后肢;归入标本则包括不完整的头部,腹面暴露的部分背椎、荐椎与腰带,及部分后肢。

  内蒙古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白慧君介绍,由于化石标本中包含2个个体,令人想起“得成比目何辞死”的鸳鸯,故以“鸳鸯”作为属名;种名“百年”则为纪念窃蛋龙类恐龙命名一百周年。

  经研究对比发现,百年鸳鸯龙形态学特征组合区别于其他已知的窃蛋龙类成员,代表了一个较小型的窃蛋龙类新类群。其体长不足1米,有一双长长的后腿,是一种灵巧的小恐龙。该化石中还保存有精美的胃石,证明这种恐龙生前和现代很多鸟类一样,会吞食小石子储存在消化道中,帮助研磨食物,这些胃石的保存为了解恐龙生态习性提供了新证据。

  化石中保存的胃石。(受访者供图)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郝明泽说,窃蛋龙类是一类与鸟类关系比较近的兽脚类恐龙,具有十分独特的身体构造和筑巢行为。研究窃蛋龙类恐龙对理解非鸟兽脚类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以及中生代恐龙形态和生态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毛儿图地区的化石发掘工作始于1959年,此前已研究并命名了鲨齿龙类的毛儿图鲨鱼齿龙,禽龙类的戈壁原巴克龙和甲龙类的屈眼戈壁龙。百年鸳鸯龙是这一化石点命名的第四种恐龙。这一发现说明毛儿图地区在早白垩世晚期不仅生存有大型恐龙,同时也有窃蛋龙类这样占据独特生态位的小型似鸟恐龙,为了解当时的恐龙生态多样性提供了新的视角。(记者哈丽娜)

(新华网)

西藏日喀则市陈塘镇因连续降雨道路中断

2025民营书业(峰会)年度盛典聚焦新技术下如何提升行业变现能力

以军公布解救被扣押人员行动视频 目击者:从未见过的可怕场景

三门峡供电开展春季防风整治行动

市场监管总局——建成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库

虽败犹荣 郑钦文盘中受伤 遗憾止步中网女单四强

赣江中游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发布洪水橙色预警

ATP年终总决赛小组赛次轮:阿尔卡拉斯、兹维列夫获胜

河南省鹤壁市发布高温橙色预警_1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阴生桫椤孢子克隆成功

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发布冰雹橙色预警

排除涉爆、消防隐患 两部门联合执法小分队赴五省市明察暗访

内蒙古发现窃蛋龙类恐龙新属种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壮观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