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泥埙“守艺人”:吹泥为歌 古今对话

侠名

中新社河南焦作12月21日电 题:黄河泥埙“守艺人”:吹泥为歌 古今对话

  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取一团泥,双手揉成平底空心梨形,用空心金属管在泥坯上钻十个孔,送至唇边吹奏,一首埙乐版《龙的传人》随之入耳……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黄河交通学院的一间工作室,王小建演示了“吹泥为歌”的技艺。

12月13日,河南武陟县,王小建制作黄河泥埙。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摄

  埙,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乐器,考古证实其已有7000余年历史。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一孔陶埙到商代的五孔陶埙,再到如今常见的十孔埙,数千年来,古朴、沧桑、悠扬的埙乐给人无限遐想。

  出生在黄河畔的王小建与黄河泥埙打了30多年的交道。泥埙制作包含采泥、捏坯、打孔、调音、阴干、烧制等流程,王小建向中新社记者介绍,“仅采泥一项就十分讲究,要在秋季采细腻、柔滑、杂质少的黄河泥,通过洗泥、晒泥、摔泥、醒泥等步骤,经过一年时间后才能得到合格的制埙泥料”。

  在武陟,埙与黄河紧密相关,这座豫西北小城地处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是“中国黄河文化之乡”。王小建介绍,在清代,黄河流经武陟水患频发,长年累月治黄的河工们团泥作埙,吹奏出哀婉、悲切的埙乐,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时过境迁,黄河安澜,治黄积淀而成的黄河泥埙已成为非遗,王小建和妻子王玲均是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泥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在保留古法制埙的基础上,我克服埙高音难上、音准不易统一等技术难关,研发黄河泥埙五音孔埙指法,让黄河泥埙音色更精准、吹奏更简单易学。”王小建表示,通过与各大高校合作,成立埙乐演奏团队和工作室,已有上万名师生跟他们夫妇学习吹埙。

12月13日,河南武陟县,王小建和妻子王玲合奏黄河泥篪、黄河泥埙。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摄

  在吹埙爱好者队伍逐渐壮大后,王小建开始致力于将中国埙文化传播至海外。今年11月底,《黄河之歌》公益MV在郑州发布,王小建携埙乐演奏团队与全球百支华人合唱团共同歌唱中华母亲河,悠扬、苍茫的埙声和着黄河激流,“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辽阔让人印象深刻。

  近年来,王小建还携黄河泥埙赴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进行音乐交流,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青少年“汉语桥”夏令营授课讲述中国埙文化,为慕名到访的美国、日本、韩国学者演奏黄河泥埙。今年10月,50名泰国本土中文教师在接受王小建的培训后,掌握了黄河泥埙的基本吹奏指法。

  “当埙声响起,我的心就会静下来,仿佛看见与家人围火相聚的古人。”王小建说,黄河泥埙为他搭建起古今对话、中外对话的桥梁,希望有更多人能吹奏黄河埙,讲述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为探讨晋藩陵墓演变提供关键资料!山西太原明代晋端王夫妇墓发掘资料公布

重点工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推进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2024年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579.54亿元

贵州省西秀区发布雷电黄色预警_2

网红“听泉鉴宝”回应“北大学历造假”

台风“格美”穿闽入赣 福建终止应急响应

甘肃省古浪县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打“飞的”出行可能要成真了!40分钟车程或缩短为10分钟飞程

韩媒:大韩航空一名空姐行李箱内发现实弹,警方已介入调查

四川省壤塘县发布大风黄色预警_1

双手多巴胺(零时差)

湖北省咸丰县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黄河泥埙“守艺人”:吹泥为歌 古今对话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壮观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